本文转载自鸟哥笔记,作者:唠根
首先,我负责运营的产品叫:骑记,这款产品是一个骑行社交类的 App ,面向自行车运动市场的用户(简称车友),为车友提供基本的运动工具,同时提供社交功能。
作为运动工具,我们提供了骑行轨迹记录的功能,能精准记录骑行轨迹(取决于手机 GPS 的能力),运动结束后运动轨迹同步产生。
社交功能在于,骑行过程中你可以在休息时拍照发直播分享,并且同步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QQ 空间等。我们的产品于 2012 年发布,当时一个用户都没有,现在我们拥有几十万用户,并且累积了一批国内最活跃的自行车车友。虽然目前说起来我们也是这个领域当中排名第一的骑行社交软件,但是用户数的累积,我个人非常不满意,不过这不妨碍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用户积累的心路历程。
初创至今
我们的用户积累分成了明显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寻找首批用户阶段
第二阶段是用户积累后开始增长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策略是去贴近典型用户
因为我自己就是车友,所以我从自己做起,向身边的车友推荐我们的 App。告诉他们可以用手机来记录轨迹,拍照分享。
初期非常慢,第 1 个用户到第 100 个用户,我们花了 1 个星期,后来花了 2 个月,到 1000 个用户。所谓的去贴近用户,举例说,在用户数抵达一万之前,我做到了每天用户骑行不结束我就不睡觉的地步,每天不管多晚也要看着他们的骑行结束的直播发出来以后,我才会兴高采烈的过去给他们点个赞,然后安心睡觉。
我们现在的核心用户,都是那个时期积累的,每一个用户的直播我都看,我都评论,我都和他们交流。他们不断提出问题,我不断解答并收集。
产品和技术团队负责后续的改进,根据用户提出来的各种意见进行快速地迭代,用户也慢慢累积起来。核心用户们给我的评价是:你们的软件想法挺好,问题挺多,但是我们还是愿意用,原因就是你们愿意和我们贴近,听取我们的意见和想法,并且反馈到产品里。
这里要说一句,一开始我们走了弯路,只做 iOS 版,一直到 2013 年春节后我们才发布 Android 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测试用户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 Android 来进行,因为发布和更新都可以更快。
这是第一个阶段,我总结为:紧密跟进,靠个人的力量向身边的同类用户做推进,同时快速改进。
第二个阶段在 2013 年 5 月
这一年,我们去参加了国内最著名的自行车展会:上海国际自行车展。
这次展会我们主要是去观展的,了解整个自行车行业,并且参加自行车厂商的经销商大会,意外的是居然有机会第一次在行业大咖的会议上露脸。
我们的产品思路打动了经销商和厂商。使得我们获得了第一个厂商级战略合作伙伴,在这个时期,我们的用户数量达到 5000,达到 5000 的时候,我激动的睡不着觉。我是看着每一个用户增长上来的,那个时候每一个用户,只要有一定的出现频率,我就都认识。
和用户交流技巧
在这里分享一个与用户的交流技巧:用户的分享,有时候内容很干巴,你甚至不知道怎么接茬,这个时候怎么办?
如果有一个用户,骑行结束的时候,只分享了这样一张照片就结束了,什么多余的话都没有说(这种情况相当常见),你会如何与他互动?
大家能想出来嘛?这里关键的问题不是你要和用户说什么,关键的问题是,用户想听什么。
这个用户是白天骑行还是晚上骑行?看这张图,有最高速度 50 多km/h,这个速度是否安全?他在北京,他经过的这些地方全是古迹,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可以分享?骑了 20 公里,他累不累?红绿灯多不多?关心他,他会感受到。肯定他,他也会感受到。
这个时候我的选择是:20 公里夜骑不容易,这一路红绿灯挺多的吧,看这个图上你的最高速度达到了 50 km/h,这个速度很快,要注意安全哦,头盔戴了没有?下次,记得拍下你的头盔分享给大家看看吧,这是你的战友哦。然后给他点赞。
一次沟通就结束了。他什么时候看到这个消息?建立下一次沟通,这就是下一轮的事情了。
你要做的是找到那些愿意和你沟通的用户。哪怕是骂你的。
我们有一个国外用户,有天晚上在我们的用户 QQ 群里破口大骂,说我们侵犯了他的隐私,说我们在没有经过授权的情况下,访问了他的 GPS 。
当时 Android 版刚出来,而且那段时间,Android 手机的安全性正在被广泛诟病,我们整个团队很紧张,立刻全体 online 开会,技术老大告诉我们,同等情况下我们的软件对权限的要求是最小化的,和其他 App 不同,我们一个多余的权限都没有要。然后我们一边安抚用户,一边各自分头测试软件,看看在 GPS 不打开的情况下是否还能正常工作。很快就发现我们所有人的手机都无法在 GPS 关闭状态下访问到定位信息。但是用户的截图却反馈了相反的情况。我们判断是用户手机有问题,技术部门老大和他远程交流了几个小时,最终发现这个用户是一个深度手机玩家,对手机相当了解,他在关闭手机 GPS 的状态下,开了一个 GPS 模拟软件为骑记提供模拟定位,所以并不是我们的软件有问题,而是那个模拟软件的问题。
这个车友让我们整个团队虚惊了一晚上,后来这个误会解除了,这个用户成了我们最好的朋友,然后,现在他根本不用其他软件。
所以,不怕用户骂你,怕的是用户不理你。
靠这种方法,我们抓了一群核心用户。
说到核心用户,骑记发展 2 年,到几十万用户,看起来不少,其实很少,本质上还没有哪个 App 可以说我们已经占领这个市场,所以我们还是处于不断累积用户的过程,目前连同我们加上所有竞争者,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市场领域里大约只占 10% 不到的份额,所以空间巨大。
我们不靠商业广告,没有商业推广,做到现在,靠的就是我们和用户无限贴近。大家不要以为这个是我自吹,事实上我们调查用户,反馈出来的就是这点,大家出现的问题,我们第一时间接纳,第一时间解答,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反馈。
前期与用户沟通的过程,是极其痛苦的,回报也是巨大的。
但是这样够了吗?
我们认为远远不够,市场上有借力的办法,我们还没有用到(非常伤感),大家都知道很多 App 市场可以去上,还有首发这样的资源,都是免费的!而我们一直没有去做。当然现在说起来就很好笑了,当然,我们无意当中做对了很多事情,比如我们的 App 在几乎所有知名的市场上都可以下载到,这是我们逐个去部署的。我直到 2015 年 3 月中才搞定我人生当中第一次首发。
关于用户前期积累的经验,我说到这里就差不多了,我做的都是苦力活,其实说白了就是客服,在内部发力,把前期进来的用户哄得很爽很开心。
关于积累用户的经验就先说到这里。
关于买量经验
题外话,前几天,我做了一次买量,也积累了一点点经验,一起分享了吧。
我前几天尝试买了一点用户量,买量的事情我听的不多。其实也没经验可以遵循,所以在买完了之后,我密切关注了一下用户的增长情况。我发现,用户增长极快!吓人的快,1 分钟就几十人的增加。2 个小时就增加了接近 600 个用户,而且通过后台检验,友盟统计后台数据和自有后台实际用户增长数据基本相当,接近 1 : 1,也就是说,是真实会注册的用户(有兄弟告诉我有的渠道商会去做假数据,下载和注册等行为都会模拟出来,看起来特别真实,幸好我提前做了准备!我花了 2 周时间观察这部分进来的用户数据)。
接下来我就停掉了流量的进入,开始对这些用户进行数据跟踪。我发现,第一天的用户活跃度,高达 78% ,第二天,这些用户的活跃度就下跌到 20% 以下,第三天,就之剩下 5% 不到了。
数据跟踪一直持续了 2 个星期,2 个星期后,这些用户基本全部死光,说实话,很可怕的,一个用户我需要花 2 到 3 元去买,买回来,实际活跃就是 2 到 3 天。
同时,还有一个数据,用户在线时间,我评估了,这 600 个用户平均在线时间是 2 分 48 秒。基本可以判断,在 2 到 3 分钟内,如果你的 App 不吸引他,立刻就会死。
是不是很恐怖?
这就是关于买量的经验,希望有更多朋友可以给我更多经验的。
以上,实属抛砖引玉,在 App 运营的路上,我是一个新手,还请各位高手们能够多多指点和交流,甚至跨界合作,随着对运营的深入学习和了解,我越来越发现很多不同的行业之间是完全可以产生横向关联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把一个应用发展成一个平台,让用户玩起来,让他们在你的 App 里能够获得超越你的 App 的体验。